作者:站长
谈到海洋微生物,在课程学习之前,我的主观感受是少,种类少,数量少,因为当初在我看来,海水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,这与人们印象中阴暗潮湿的地方更容易滋生细菌近乎相反,而且咸咸的海水哪儿都一样,这都让我产生了对海洋微生物“少”的初印象。在我接触这门学科后,我知道了这种错误的想法一是低估了海洋的广度和深度,二是忽略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。很巧的是,这与早期海洋微生物研究的局限性有相似之处,原因是海洋细菌大多难以培养,使用平板涂布法得出的数据自然少得可怜,而1975~1990年间荧光显微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海水中微生物的丰度大为改观,ATP水平测定技术更让科学家意识到,海洋微生物不仅丰度高,而且代谢相当活跃。自此,对海洋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及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,美国研究者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将微生物引入海洋石油污染的治理,从最初的筛选和条件优化的研究,到后来针对降解机制、代谢途径的研究以及质粒改造的方法,海洋微生物在生物修复方面的潜力被逐渐挖掘。时至今日,海洋微生物学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活跃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,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,谈海洋微生物我想从海洋微生物的特征谈起。
书上有这么一句话“特殊、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使其产生许多不同的特性,尤其是海洋细菌,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多样性,有时甚至令人难以置信”。这提醒我们,谈海洋微生物的特征,我们需要先描述一下海洋环境的特点,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,平均深度是3800m,有大量的深海海沟,海底有大量的山脉,集中了地球90%以上的火山爆发点,这样的地理环境使海洋微生物的栖息环境除了海水以外,还有海雪、沉积物、海冰、热液喷口以及冷泉等。这些环境下海洋微生物细胞的大小多数比陆生的要小得多,对此有一种解释是营养缺乏进而导致了生理变化,在大部分寡营养的海洋环境中,自然选择会有利于小细胞,因为通过吸收的方式来摄取营养,小细胞比大细胞的效率更高。而海洋复杂多样的环境,使一些海洋微生物表现出非常奇特的生理特征,比如人们曾把地球生命能够生存的温度范围定为-23~100℃,然而现已发现在海底的热液喷口处120℃的海水中仍有细菌能够正常存活生长。另外,发光现象也是海洋微生物的一个特征,已知的发光菌绝大部分分离自海洋生物的体表或海水中,关于发光细菌的发光机制,不得不提到海洋细菌的密度感应机制,这是一种群体密度依赖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,海洋细菌分泌一种可自由扩散的自诱导物,其浓度和细菌群体密度成正比,细菌个体通过识别信号分子的浓度来评估群体数量,从而使群体协同某一行为如发光、释放毒力,这样使行为的效果最大化。这一机制的发现,直接应用到水产养殖中,针对微生物病害,研究人员开发了病原菌密度感应淬灭技术,相较传统的抗生素大大降低了细菌出现抗药性的概率。
海洋细菌是海洋微生物的“主角”,这一点是从数量上来说的,而海洋浮游细菌中,最为重要的就是α-和γ-变形菌纲。现代研究结果表明α-变形菌纲的代表种类是海水中最具优势的细菌,即SAR11类群,它的16S rRNA基因序列几乎分布在所有的浮游环境中,但是却难以在实验室里培养,这一点和它的寡营养特性有关,谈到海洋细菌的培养,不得不提摆在培养海洋细菌面前的一道难题,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(VBNC),这是某些细菌处于不良环境下形成的一种休眠状态,与芽孢和孢囊相区别,关于这一概念,微生物学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,但随着近年来的系统研究,细菌的VBNC状态与芽孢和孢囊的差异逐渐明确,细菌通过进入非生长状态来抵抗各种环境压力,当外面环境适宜时,又可以恢复到其正常的生长状态。这一发现对微生物危险性评估、消毒措施有效性、流行病学研究及菌种保存等方面有重要的实际意义。
当我谈海洋微生物时,我们会谈到什么,可能会是地球上离我们最遥远的生物,来自马里亚纳海沟的奇古菌,但是我们仍然热衷于讨论它们,甚至为它们争辩不已,事物是普遍联系的,看似那些生物待在遥远而隐秘的角落,但当你深入去了解它们时,就会惊诧地发现它们不仅以独特的方式代谢着,并且就以这种方式参与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,这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人类也不过只是地球生物圈的一员,每个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意义,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,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持这份生物间普遍联系着的和谐。
Comments | NOTHING